找到相关内容958篇,用时10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五戒是良医--妙莲老法师讲述

    没有佛种子,没有佛种子,怎么能发菩提芽开涅槃花结菩提果呢?这些道理要切切实实记好,不要用凡夫不要用凡夫心。 我们佛家的善男子善女人,就算遇到自己生命危险的事情都不能犯杀。「人家要来杀我,为了...:「不要他,那个人又在骗人了。」讲话要真实,乃至说笑话都不要打妄语,所以说:「君子不戏言」。佛弟子一定要学如来;说真语实语如语。如语就是如实之语,依事而说,依理而说。说话不要违反事理,违反了...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20333191022.html
  • 神会与妙悟

    清代诗论家叶燮在《原诗》卷五中随意列举了杜集中“碧瓦初寒外”“月傍九霄多”“高城秋自落”四句意象凝炼含蓄深沉的诗,在详加分析其妙处后,深发感慨:“以上偶举杜集四语,若以俗儒之眼观之,以言乎于...在宋代以降的画论书论文论曲论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理论更加突出了审美鉴赏融情感理解感觉与创作文艺过程中的独立价值。它并排除词兴等传统美学范畴,而是将其纳入妙悟的心灵世界之中,...

    袁济喜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21991571.html
  • 马一浮国学观及其特色

    收其效”(一九○二十二十四,新民丛报,廿二号,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接著《国粹学报》诸君也在<略例>中说:“本报于泰西学术,其有新特识足以证明中学者,皆从阐发”,一九○五年八月廿日该报第...下名言,失其本旨”,可为补充。   这一则又谈到:“易之‘六位时成’,乃表阴阳刚柔消息盈虚之。……杂物撰德,非其中爻不备,中正不但是位,须以德言,不可以时空为说”“‘中无定位’,以今语释之,...

    龚鹏程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45791640.html
  • 经典与诠释——论朱熹的诠释思想

    原义作者原意与读者所悟之意是理解过程中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理解的目标就是这三种意义的整体圆融和谐之。语言解释与心法理解是其诠释的基本方法。朱熹所代表的这种诠释传统,对于我们构建中国现代的诠释理论有着...奥妙,圣人之言也已一再被历史所证实。就社会而言,社稷存亡古今得失,应乎天理;就个人而言,立身之道,亦应不违天理,所谓顺之者为君子而吉,背之者为小人而凶,凡此种种,都载于经籍之中。因此,欲理解就必须...

    潘德荣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54592062.html
  • 法显与《佛国记》

      法显与《佛国记》   郭鹏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许许多多舍身求法可歌可泣的人物,晋代高僧法显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是一个伟大的旅行家佛经翻译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西域向天竺的取经者,也是第一个把梵文经典带回国内并直接翻译成汉文的人,还是第一个用文字记述天竺取经见闻的人。法显对中印交通史,对印度历史地佛教风俗研究,对佛经翻译佛教文化发展等方面的贡献是永远不可磨灭的。...

    郭鹏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543392688.html
  • 《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续五)

    之中,如同大海之水。诸贤圣按照各自的智力,所得有多有少。声闻辟支佛二乘之人智力差一些,不能深入法性,就去求证,证知如实的空最为微妙,於是深厌因缘和合有生灭变化的有为法,决定以「空」为真,不再去深...空,根本道理是一样的。   又,佛得一切智慧,其智不可思议。除诸佛外,没有人能够运用实相之来解释一切。佛智如此之高,能够按照众生的理解力,把实相之分为三个层次来解说。为钝根众生,佛说无常空...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6562193154.html
  • 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

    小乘对名词概念的不同解释,到宇宙万物的生成法身的实质湼盘实相之以至大乘与小乘的异同等问题,都按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观点作了介绍和发挥。实际上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印度佛教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宣传了中观...安帝义熙十二年(公元四一六年)寿八十二。或说,卒於义熙十三年,寿八十三。本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省原平县崞阳镇东)人,出身仕宦家庭。他从小便努力学习儒家经典,也博学道家的《老子》《壮子》等书。...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6562293159.html
  • 僧肇与玄学化的中国佛学

    之源。在中国,儒家讲天人合一,虽然规避了本体问题,但五行生克,阴阳调谐,还是强调了变易生成一切,直到后来的气本体说;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中国化奠定了纯思辨的基础,也为佛教的中国化开拓了的发展方向和前进的道路。应当说,日后兴起的天台华严三论,尤其是禅宗等中国化的佛教,无不同僧肇的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僧肇其人其事   ...

    麻天祥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261993674.html